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查询【进入】

陈 铎

2014-07-21 14:35:29

已有“吟哦”约,千秋指白头

——陈铎专访


他有着浑厚而好听的声音, 飘逸的银发, 越老越帅的外型;

他带着一副大大的眼镜, 舒缓亲和、温文尔雅的微笑带着他的激情,

充满磁性、抑扬顿挫的声音透着他的儒雅;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荧屏、舞台。就像一名老兵固守自己热

爱的阵地, 又像一个旅行者奔波在祖国大地之上, 投身滚滚的红尘人流。

让我们一起走近陈铎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声" 铎"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先生第一次见面是2001 年同在浙江科教频道录制《五月的鲜花》大型诗文朗诵音乐会, 我们在同一个化妆室里化妆, 先生银发飘逸,始终带着可亲和蔼的笑容, 平时习惯说笑八卦的美女化妆师这时也一反常态,动作变得如此端庄优雅, 谈吐变得如此彬彬有礼, 直到我落座时,这位姐姐依然满面桃花,笑着说, 和先生聊天真是享受, 那声音多浑厚好听啊, 人又那么帅, 那种感觉...... 我猜在场的其他人似乎和我一样在她兴奋的脸上读懂了一个词—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 年3 月1 日, 我应邀到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鹿鸣诗筵——中华诗词经典音乐朗诵会》, 舞台上抑扬顿挫朗诵诗歌的先生没有丝毫变化, 惊讶之余不得不感叹艺术这味灵丹能有使人返老还童的妙用。

先生选取两首风格迥异的小令: 元代著名散曲家关汉卿的散曲《四块玉.别情》和张可久的《次韵. 水仙子》。因为曲调差别大, 先生与导演沟通, 有意把两首词拆分成两个节目, 但是由于节目单已经定稿,只能依照先前导演的安排合成一个节目, 这无形中打乱了先生的事先准备, 我也为不能如先生安排所愿而添了一丝忧虑。

在几位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家精彩演绎后, 先生即将登台, 主持人介绍曲牌的话音刚落, 琵琶演奏者一弹决破真珠囊, 先生如那个" 盖世界浪子班头, 普天下郎君领袖" 的关老叟, 手执白色丝巾缓步登场, 他环顾四围, 欲走还停, 观众面前瞬时展现出带着爱怜的眼神, 怀着悲切之情远观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深情企盼的小女子——" 自送别, 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 听着这断人心肠的字字句句, 就如手中白缎已披在望穿秋水女子的肩头, 我们能经受住肤浅的、粗糙的痛苦, 但是只要稍微精致一点、深情一点, 我们就会失去全部武装, 悲剧恰是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伴着琵琶琴奏, 让人忽生"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的感触。"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 山又遮, 人, 人去也! " 几个简单的重复, 先生的声音突然高起, 抑扬顿挫中却道尽了繁华落尽的凄凉, 这是"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的廖落, 却也是"画檐蛛网, 曾为歌舞潮"的人生慨叹;

倏尔, 先生面带微笑与观众拉近距离,仿佛变身向往道家生活的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 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 赋庄生《秋水》篇, 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 海上神仙。" 庄生梦蝶, 如果梦足够真实, 人又岂知自己在做梦?梦幻迷离、往事追忆, 还是梦中更有趣闻," 哈哈, 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哈哈, 海上神仙! "

两种意境, 两种表达, 亦真亦假, 孰假孰真?我叹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狂傲倔强的关汉卿却也这般柔肠,我叹怀才不遇, 人生坎坷的张可久却也如此出世洒脱, 我叹诗的伟大,我叹世事无奇, 先生演绎绝妙、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说陈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惯了泅游在南方闲散时光中的北方人, 在看不到阳光却亮得刺眼的北京清晨, 少了点精神儿的磨蹭, 又有了一丝细细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 的记忆味道, 被北方初春的风沙唤醒, 恍然两岸花树宛然, 群山微风依稀不在, 和先生同吃着早点,说着话儿, 不知心里那个窗外叫卖,鸽哨环围的京城去了哪?

先生聊起踏入中央广播电视剧团的那一天依然如昨,1958 年, 那时候国家要创办第一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当时先生十九岁, 加盟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 为中央电视台提供非新闻类节目。" 我们这些刚进入剧团的年轻人, 一同直播过电视剧, 少儿节目, 共同经历了电视事业最初那段富有挑战和创造力的阶段, 五十年啊,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 后来都远离了电视行业, 但曾经一起, 在中央广播电视剧团的青年岁月, 却让我们永生难忘。"

先生和同事们当时负责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的制作, 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的人, 也可以说是小一点的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的人。平时大家都在一个大院进进出出的,一个编导有时候看见陈铎拿着录音机采访, 有时看见他拿着照相机在某些场合拍照, 还看见他画布景、调灯光, 广播剧场的灯光改造, 他也参与, 室内的电视节目, 他又是表演又是制作……人家不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大概是1981 年, 先生正当业务秘书, 有一天中午没回家, 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的编导找他,要陈铎约两个人去试声音, 为《丝绸之路》解说。

" 说好时间后, 我们聊了起来, 关于电视节目关于解说……聊着聊着, 他突然问: 陈铎, 你解说过吗?当时我已经解说过很多东西, 但他是电视台编导, 没听过我的广播节目。" 那个编导说:" 陈铎, 干脆你来解说得了。"" 我说一起试音可以, 谁合适就用谁。我提出要加入自己的感情和主观色彩……之后, 我解说了其中的《楼兰之谜》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绸之路》后来到日本制作, 许多日本人惊讶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主持人,觉得先生的气质很特别。"《丝绸之路》是用胶片拍的, 每集40 分钟, 从第一秒到最后, 都得坚持住, 同步录音, 一打板, 开始解说,中间错了, 就得重来, 没办法接。当时电视新闻也是这样, 但时间短,这可是40 分钟呀!真是对我的锻炼和考验!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做到这样, 胶片和录音带要同步走, 打板儿的那一声, 是声音的起点, 同时,画面‘54321’开始, 起点同步, 长度才能一样, 否则就错格了。现在看来毫不起眼, 但当时是必须苦练的基本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电视台早期的译制片配音, 先生也是主力军, 当时主要是他和车适等5 个人, 乔榛的声音和陈铎比较像。《生命》播映时, 有人以为是乔榛配的音, 乔榛听到后说没有( 配音) 啊, 以为陈铎是个年轻后生,后来陈铎到上海去, 跟乔榛的师哥师姐都很熟, 乔榛这才知道原来是个" 老的"。

"《话说长江》有一定的偶然性, 当时日本有一个歌星投了一笔钱,要沿着长江拍摄个人的东西, 类似今天的MV. 作为中日文化交流,我们负责接待、配合。按规定, 我们可以要他们的素材, 一共200 分钟,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用, 后来想到可以编一个关于长江的片子。源头、上游,因为保密、没开放等因素, 日本人没去。葛洲坝, 他们觉得做背景舞台没说头, 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是一大建设成就。可当时补镜头来不及,所以就想用主持人出镜解说的方式, 遮挡拍摄素材的不足, 没画面的就用‘说’来挡过去, 重要的我们再去补拍。"

主持人参与到纪录片中,《话说长江》算是一个开端。慢慢地, 观众接受并喜欢起这种方式。先生也和虹云一起成为当时非常火爆的电视明星。

" 我当时就提出, 我不是教师爷, 而是观众的朋友, 好像坐在一条板凳上, 搂着观众的肩膀来介绍, 而不是说: 你知道吗?你去过吗?过去的纪录片, 不管你听不听, 我都要宣告, 都要教育你。在《话说长江》中, 我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 所以才会有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感觉。"

从幕后走向台前,《话说长江》令先生一举成名。

二十多年过去了, 先生至今活跃在主持人岗位上, 全国各地的大型活动中也屡见他的身影, 那头银发依然飘逸, 那双眼睛依然饱含着激情,那舒缓的语调依然亲和, 那充满磁性的声音, 既温文尔雅又抑扬顿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铎:希望从媒体开始, 重视经典文化的推广传播

为什么有些人出口成章, 出口都是带韵味的, 那就是他钻研了、习惯了, 就像一唱歌就会有音乐感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先生喜欢朗诵哪些诗歌?

陈铎:1958 年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当时是从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招生, 当时上海有两三千人参加招考, 我就报名, 印象最深的, 我考试时候朗诵的是普希金的《纪念碑》, 那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 那时候肯定理解的不是像后面那么明白, 深刻, 就是觉得不错, 考试的时候就用的这一篇, 老师们都觉得我很好, 我也没想到最后能录取。过去麦克夫斯基和鲁迅就讲到, 诗歌是旗帜, 是炸弹, 是匕首, 是轻骑兵, 当然

是了, 他讲的是战斗作用, 是产生的效果。现在我喜欢一些故事诗, 那种叙事诗, 当然现在太少了, 好的就更少了, 希望有些诗人可以多尝试写一些这样的诗让我们来朗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目前您最想做的是什么?

陈铎: 还是能够有很多的机会去推广朗诵艺术, 人们都知道, 哦, 朗诵不错, 而且我说, 只要你会说话,就有条件朗诵, 通过朗诵, 把文学水平等都能提高, 所以我说,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推广的意义更重要, 让人们喜欢它, 就跟喜欢唱唱歌一样,为什么有些人出口成章, 出口都是带韵味的, 那就是他钻研了、习惯了,就像一唱歌就会有音乐感一样, 如果真要到那种是个王国似的, 那太了不得了, 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那您觉得现在大家对语言的重视够吗?

陈铎: 我刚才说的是在古代文学鼎盛时期才能够繁荣起来, 你想现在人们都忙着挣钱, 弄饭吃, 那肯定不可能, 但是像国家层面的事情,你扶助什么, 也真是问题, 所以我希望从我们媒体开始, 要重视经典文化的推广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是《话说长江》选择了您, 还是机缘巧合等到了机会?

陈铎: 当时中日合拍一个纪录片《丝绸之路》找一个解说, 当时大家播音腔很重, 找过很多播音员, 当时是由任业务秘书的我来负责推荐,大家找来找去, 说, 你不错。我做过很多解说,《舞台生涯》、《卓别林》、苏联的《复活》等等, 就让我来试音, 一试就定下来了, 我觉得我的播讲很平和, 娓娓道来, 不是居高临下, 宣讲。这和我以前播过很多东西有很大关系, 什么样的稿子, 就要有什么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那时候大家都是宣讲播报, 您为什么有这种平和讲述的意识?

陈铎: 因为那个时候我觉得广播就是缺乏交流感的, 而我又演过舞台剧, 朗诵与观众有交流的, 我就觉得, 交流是有必要的, 到了广播播音的时候, 谁和你交流?没人和你交流, 电视镜头呢, 也没人和你交流,但是我有了这些积累, 我就知道, 我该怎么交流, 我假设交流总行吧?所以一步一步我把自己的感觉放进去, 后来我们的纪录片, 让乔榛来录音, 他是以人物配音为长, 他的配音, 气息特别明显, 但是在解说里, 就麻烦了, 他在配故事片的时候就很好, 没有对口型需要, 很生动, 这可以使人物形象很生动, 有人物性格, 而解说, 你代表的不是哪一个人物,你可以有自己的代表, 朗诵的时候你把它当成你自己的东西, 可以发挥,语气词也可以加。所以尽管有的是大家, 但是在具体题材上, 大材小用了,小才大用了, 都不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所以这些积累也就成就了《话说长江》中的您。

陈铎: 至少我是这么做的, 接近观众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我们和观众是平等的, 可能坐在一条板凳上, 搂着肩膀, 说你看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朋友嘛, 你又不是教师爷, 教师爷就得指手划脚, 朋友的话, 我们就可以给你热情地做介绍, 那就不会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架势来,所以在广播节目里, 写节目的尝试, 我就觉得, 要改变语气, 就是所谓的接地气, 接近群众啦, 适合观众在家里听, 而不是在报告会现场听, 所以一下子把距离拉近了, 有了亲近感,就觉得你就在他们眼前, 就在他们身边, 那就比较好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这个也适用于舞台朗诵的表达吧?

陈铎: 当然, 这就是增强互动。以前没注意, 后来一想, 也一样, 孙进修讲故事, 他就是这样, 对话, 交流, 没有对象交流他也不舒服, 他就找一帮小孩子坐在身边, 一个一个的交流, 我不用把这些孩子们都找到现场, 我可以假设, 而不是非要他们到现场来说, 去现场说了还没法用,因为需要录音呀。现在科技发展, 我们在技术上可以实时互动了, 以前不能互动的时候, 至少你在内心视像上应该这样假设, 但是这个度就要靠话剧舞台朗诵等的经验积累, 所以, 很多电影演员, 你让他们到舞台上去, 他发怵了, 除了聊天, 要真表演节目, 要长篇的下来, 更拿不下来。有一个很有名的演员到杭州去朗诵, 在飞机上他说这首词怎么读?很多著名的演员经过考试之后, 再也没有上舞台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界: 那现在很多朗诵者在舞台上很不错, 声音形象都很好, 但是我却有种抵触, 甚至听不下去, 这是为何?

陈铎: 我觉得是把个人的位置放在哪的问题, 以前老话讲, 不要欣赏艺术当中的自己, 艺术当中的自我, 你塑造的是哪个人物, 高尚的,卑鄙的, 无瑕疵的, 满面疮痍的, 要准确, 要恰当, 你是一个桥梁, 是输送者, 不是你。( 本刊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Riciters「朗诵界」微信公众平台

敬请关注公众号:TheRiciters

---------------------------------------------

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关注The Riciters「朗诵界」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The Riciters「朗诵界」

支持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北京朗诵艺术团

陈铎艺术创作室

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

天津市朗诵艺术学会

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

江西省广播电视协会

广东省朗诵协会

河南省朗诵协会

(江苏)南京市楹联家协会

(江苏)常州吟诵艺术协会

(江苏)连云港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河北)保定文化促进会朗诵艺术协会

(河北)邯郸市朗诵演讲艺术协会

(河北)邢台市朗诵艺术协会

(辽宁)大连市朗诵艺术学会

(辽宁)丹东市朗诵协会

(山东)淄博市朗诵协会

(湖北)襄阳朗诵协会

香港朗诵艺术语言中心